这两天身边的亲戚,朋友,同事有到了学龄孩子的都开始给娃报名了。又到了一年的开学季节,又到了父母操心孩子学习的时期。
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好像纪录片的口气)的时候,我们那里(陕西·宝鸡)的幼儿园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普遍。那时候都是六岁,七岁的样子直接上学前班。六岁之前基本上都是“混社会”,要么跟同龄的整天在村子里疯跑,要么是跟着年长的哥哥们到处“流窜”。
我们那个时代(80后,80-89年),每个家里面基本都是两个孩子或者更多几个的,平时根本不缺玩耍的小伙伴,要么这里一堆,要么那里一窝,等到上学的时候就更不必说了。我们同村还有邻村的几个小伙伴一直从小学,初中,高中。小学基本靠走,中学基本靠骑,小学的时候谁家离学校远就从那面开始挨个叫着离学校近的伙伴儿一起去学校,当时学校在几个村子的中间,走路墨迹墨迹也就十来分钟就到了。一路上各种瓜果桃李,菜地各种可以生吃的蔬菜,哈哈,现在想起来也是抿嘴笑啊。
那时候上学,下学都是自己和小伙伴,也没有现在家长成堆的景象。不过,当时也是路况不像现在这样发达,都是土路,更谈不上什么各种汽车了。中学以后就开始骑车了,一直没有住校,走读了六年中学时光。那时候最深刻的就是每天中午放学,一路骑行狂奔,回家听评书——单田芳的《三侠剑》。那时候家里还有不少农活儿要做,当然我在家属于老二,父母哥哥都很照顾我,我比较懒,当然是因为有个哥哥在帮着咯。中午一边干点活儿还能听听评书,吃个饭,稍微午休一下,就骑车又去学校了。
那个时候养成的听评书习惯,对我的文字和语言影响还是挺深的。当然还很爱听相声,当时家里的收录机很拉风,是那种长方体的,两个放磁带的卡槽,有收音机,还能自己简单录制,也能洗掉磁带从新录歌曲上去,我那会儿把英语磁带基本都拿来录音乐广播里面的歌儿了。
到了高中还是很紧张的,父母平时都挺操劳,学习的事情基本上都是自己独立完成,也没太让家里人操心,中不溜,自我感觉良好的那种,逢考试就能排进前十,平常不紧不慢的样子。给自己的定位也就是二本肯定能上,一本可以试试。平时就是政史地死记硬背,数理化埋头苦算,我喜欢历史、地理,物理和数学学的一塌糊涂,但是却选了理科,也许是骨子里那个男生学理科的观念吧。
就这样,平淡无奇但紧张刺激的高中三年就过去了。毫无悬念的上了大学。二本,理科,计算机专业。
仿佛这就是学海无涯的一种过程,都是规定好的阶段,无需规划,到那个点儿,那个年纪就照做就ok了,也没有额外的什么渠道来选(传统的求学之路)。现在回头来看看,体制内,跟标准件儿似的,按部就班的装上去就成。
至于出来是什么材料,那就是另一码事儿了。
— —老谈.写于2016.08.31
*本文已在“心情簿” 进行版权登记,版权归属老谈,抄袭必究。
*如需转载,请联系QQ号:124388343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心情簿立场。
- 站长交流QQ群
- 扫一扫加入热聊
- 暂时没有
- 不要问我
2016-09-01 13:00 沙发
时间过的太快啦
2016-09-01 15:51 1层
@松松软文发布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 ..
2016-09-01 14:40 板凳
第一个没有暑假也没有开学的夏天已经过去了,从此无缘寒暑假
2016-09-02 12:06 地板
时间飞快 转眼儿子上学了
2016-09-02 15:21 4楼
上学才好,可惜毕业了,也回不去
2016-09-02 15:47 5楼
我也是昨天刚刚来到学校报道,大一的新生
2016-09-03 18:14 6楼
来看看~写的不错支持博主!
2016-09-03 20:51 7楼
夏玖梦’s Blog友情回访!祝博主生活愉快!
2016-09-05 11:12 8楼
博主好文,深有同感,留言支持下博主,欢迎博主回访我的网站